EN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成果  >  学术交流  >  正文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教学周:媒体融合新闻报道艺术和技术
作者:李蕊;图:范梦珂 李红 高歌   时间:2018-06-04   点击数:

“国际学术交流月”系列活动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教学周:媒体融合新闻报道艺术和技术

我们“国际学术交流月”活动于5月28日至6月1日迎来了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教师担纲的教学周活动。本次教学周活动中,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艾米·西蒙斯(Amy Simons)副教授和章于炎博士为主讲教师,围绕“媒介融合新闻报道艺术和技术”这一主题,以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为我们研究生带来精彩纷呈的学习体验。

教学周第一天,章于炎博士围绕“媒介融合新闻发展的新趋势:业界的新实践和学界的新课程”主题展开介绍,详细解释了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新新闻学”的教学与实践创新。章于炎博士着重提出,“新新闻”将从八个方面定义,即“包容性”、“视觉性”、“沉浸性”、“移动性”、“核实性”、“用户原创内容”、“数据监测”、“智能性”。

接下来,艾米·西蒙斯副教授围绕“媒介融合新闻学的发展趋势”,讲述了什么是媒体融合、分享式新闻、沉浸式报道、新闻游戏等,并指出受众能从多媒体报道中获取什么好处。

随后的课程里,艾米副教授就“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媒体融合类新闻报道和编辑教学内容”主题,着重介绍了如何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做好媒体融合类新闻报道。艾米指出,好的新闻报道要做好“视觉”、“兴趣”、“新奇性”、“新闻价值”、“冲突性”、“策划”这几个方面。在此,她详细阐述了“新闻价值”的八个共同特点,分别是“影响力”(impact)、“权重”(weight)、“及时性”(timeliness)、“接近性”(proximity)、“突出性”(prominence)、“冲突性”(conflict)、“新奇性”(novelty)、“可用性”(usefulness)、冲突性(C is for conflict)。

5月30日,艾米和章博士共同阐释了“传媒新发展、媒体新形态与教学的融合与协调”。从新闻报道实践层面出发,艾米详细地为大家讲解了如何拍好新闻照片、视频,如何录制好的音频,及如何做好后期剪辑,讲述了媒体融合型新闻报道的原则和具体操作、移动媒体新闻报道与编辑。

6月1日是本次教学周学生融媒体作品的展示时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了以文本、摄影图片、图表及视频等多形式融合的新闻作品。内容从“山大流浪猫”、“中国书法爱好者”到“济南街头的泉水直饮点”、“章丘打铁人”等,题材丰富,故事性强。对于每一组的作品,两位教师都逐一点评,并根据打分情况评选出了三个优秀小组。在最后的课程结业仪式上,艾米副教授、章于炎博士以及倪万副院长和邱凌副院长为学生们颁发课程证书。为期一周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从理论上对媒体融合有了理解和认知,而且切实从实践层面认识到如何进行媒体融合新闻作品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