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毕璐健,350VIP浦京集团2017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曾任2017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班学习委员,350VIP浦京集团研究生会副主席,曾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新浦京集团350Vp2018年度硕士生一等学业奖学金、新浦京集团350Vp2018年度优秀研究生、新浦京集团350Vp2019年度优秀研究生、新浦京集团350Vp优秀研究生干部、新浦京集团350Vp2018年度优秀共青团员、新浦京集团350Vp2019年度优秀共青团、2018年度国强传媒学子奖学金、2019年度国强传媒学子奖学金、2020年山东省优秀毕业生。与导师合作发表CSSCI论文一篇,现已被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录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匆匆三年,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在山大的点滴生活,却已响起阵阵离歌。即将离开这片滋养我的学术厚土,开启博士学习生涯,心中感慨万千。昨日种种,历历在目,不舍之情,涌上心头。
三年前的保研面试,让我正式成为了山大学子。一千多个奋斗忙碌的日日夜夜拼凑成了我的整个硕士研究生生涯。回首过往,有过发表C刊时的喜悦和兴奋,有过考博时的焦虑和紧张,高峰和低谷我都已走过,心境一如苏轼所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山水有时尽,师恩日月长
我一直是一个幸运的孩子,从小到大遇到的都是德才兼备的好老师。本科阶段,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各位恩师给了我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对学术研究的浓厚兴趣。硕士阶段,350VIP浦京集团的各位恩师帮我拓宽研究视野,打开研究思路,进一步提升了我的学术研究能力与水平。在生活中,各位行政老师更是处处关心,让我愉快地度过了7年的学习生活。感念求学路上各位老师的关心教诲之情。
在山大求学的三年中,我有幸遇到了我的硕士生导师刘明洋教授。刘老师在学术上是我的引路人,在生活中更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三年前,师父一句“跟我吧”,让我正式拜入师门,有机会与众多优秀的刘门弟子一起成长。
学生虽愚,但师父一直拿出十二分的耐心去教导我。研一寒假我留在学校里撰写论文,当时拿着写了一万多字的论文初稿(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学术性的“工作报告式”论文)给师父看,师父仔仔细细地阅读后,帮我理出逻辑和框架,启发我的学术观点。后来,历经多次改稿,这篇文章终于发表在了《当代传播》上。没有师父的鼓励和帮助,我也许不会这么信念坚定地走学术研究这条路。
疫情期间,正是师父最忙碌的时候,也是我毕业论文需要反复修改的时候,师父再忙再累也会抽出时间给我看论文改论文,一次次的打磨最终才得以成稿。研三一年,我一直处于考博和毕业论文的双重压力中,在我最难最绝望的时候,师父从未放弃过我,一次又一次把我从泥淖中拉起。
在生活中,师父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我传授过很多人生的经验和道理,教会我平心静气应对一次次困难和挑战。考博前夕,师父给我说“不要紧张,要淡定,好好发挥”。这句看似普通的话对当时焦虑紧张的我而言是最大的鼓励和安慰。
虽然硕士求学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师恩永远铭记于心。
志当存高远,脚应踏实地
在山大求学的三年,是我迅速成长成熟的三年,我最大的成长是变得更加坚韧踏实。临别赠言,我想告诉师弟师妹:想做成一件事情,真的需要百折不挠、屡败屡战的勇气和信念。研三这一年是我最煎熬的一年,我经历了无数次从希望到绝望,被生活打倒又爬起来,已经记不得自己喝了多少咖啡和红牛,熬过多少次从深夜到黎明,睡眠不足已是家常便饭,但挫折挑战也提高了我的抗压能力,最终能够历经坎坷顺利毕业。我非常喜欢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人生有无数条可选择的道路,诸如考博、考公、进国企、考媒体等,但无论是哪一条道路,都会布满荆棘,充满挑战,既已选择便需要你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要犹豫和彷徨。“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句话我深信不疑,只要肯下苦功夫,扛得住压力,耐得住寂寞,终会等来春暖花开之时。挫折和失意都是暂时的,只要不抛弃不放弃,所有的事情都可攻破,如果还未看到胜利的曙光,不要气馁,继续沉淀自己。最后送给师弟师妹,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恒心不变,泰岳可攀,祝福大家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