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创新生”社会实践团队于湖坑镇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开展实地调研
作者:石丽红   时间:2019-08-27   点击数:

8月21日,继赣州“九厅十八井”的实地调研之后,350VIP浦京集团“创新生”社会实践团队赴湖坑镇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开始了下一站的调研。

“环兴楼”始建于公元1550年,是一座拥有近五百年历史的圆楼,楼内房屋略计五十九间。据楼内居民介绍,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为三合土,由黄土、沙、石灰混合后发酵而成,粘性强,使土楼经历上百年风吹雨打后仍旧保持完整的形态。在团队队长钟晓娟的带领下,谢慧敏、石丽红等团队成员参观了土楼的内部环境,倾听楼内居民讲述土楼历史与发展现状,了解了土楼内的防火墙等奇特构造。

由于位于土楼景区的缓冲区,“环兴楼”的保护与开发尚未进行,楼内的衰败之景也显而易见,尤其是楼内有一处缺口,由于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败兵逃至此地后火烧土楼而造成,至今仍未修缮。在对楼内居民的访谈中,队员们了解到土楼的开发与保护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已经建立保护机制的土楼只是其中众多土楼中极少的一部分,对现今楼内所剩为数不多的老住户的安顿也是一道难题,大部分土楼的修缮还难以定夺。

“庆云楼”为历史最久最大的方形土楼,始建于乾隆年间,楼内现状与“环兴楼”相似,缺乏保护,日渐衰败。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深入观察,发现土楼周边的商户住所与土楼形成现在与过去的鲜明对比,土楼的保护与开发之路仍旧长远。

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通过对居民访谈进行录音、拍摄视频、对当地居民以及游客发放问卷,了解情况,并在当天的调研结束后整理相关资料,分析湖坑镇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当前对土楼保护与开发的恰当与欠缺之处,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为土楼的未来发展之路提供建议。

(文/石丽红 图/钟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