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浦京集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浦京集团新闻  >  正文

350VIP浦京集团举办新浦京集团350Vp2024年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沙龙“媒介社会学:理论边界与经验研究”
作者:   时间:2024-06-12   点击数:

为促进学术交流,开拓学术研究视野,6月8日,350VIP浦京集团举办新浦京集团350Vp2024年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沙龙“媒介社会学:理论边界与经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闫岩、南京大学350VIP浦京集团教授袁光锋、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副教授徐婧、新浦京集团350Vp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李淼、新浦京集团350Vp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周汶霏、350VIP浦京集团教授杨晓冬、350VIP浦京集团副教授冯强进行主题发言。350VIP浦京集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倪万教授、350VIP浦京集团副院长邱凌教授出席会议,副研究员王静静、周敏,助理研究员姜楠、祝晓彤等师生参与会议。

倪万350VIP浦京集团学科发展和实验室建设情况作简要介绍他表示希望以此次青年学者沙龙为契机,加强与各高校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激发创新灵感,共同为推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作出贡献,并对在场青年学者发起今后进行更多交流的邀请。邱凌对支持学院学术交流的各位青年学者表示诚挚感谢她表示举办此次沙龙有助于青年教师在学术研究方向和科研进展方面相互加深了解,有效促进学术交流质量发展

在主旨发言环节,7位青年学者围绕媒介社会学研究分别进行主题发言李淼教授分享了自己关于农村青少年群体的3个研究。她通过田野调查,探究农村“隐形辍学生”的“社会人”亚文化生产、农村青少年成为“陪玩”的劳动过程以及技术在农村学校网课中扮演的角色,反思网络时代背景下农村学生面临的困境,并期望接下来对社会分层和流动问题进行更多思考。


袁光锋教授对治疗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讨论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情绪健康类APP使用中的自我调节等治疗文化视域下的中国议题。袁教授认为中国的治疗文化兴起于转型期,而“疗愈型自我”折射出了这一复杂背景下个人、企业、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张力。

杨晓冬教授关注老年人体育锻炼的态度问题,研究通过2×2×2的混合实验设计,发现强调体育锻炼中对于外貌改善的潜力比强调健康益处更能提升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意图,在对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上,整体上增益框架比损益框架具备更好的效果。这一研究发现启发我们在健康传播中规避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拓展健康传播的有效路径。

徐婧副教授进行了题为“如何在批判的视野下讨论‘空间’?”的分享,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空间”概念出发,着重介绍其对于网约车司机的劳动空间的研究,内容包括网约车司机的“身体即工具”以及其劳动过程的时间空间化与空间技术化等,反映了传播学的“空间转向”。

周汶霏副教授关注教育媒介的发展,以施拉姆来中国探讨“电化教育”引入,通过近些年教育媒介发展历史的梳理,提出以群体社会性视角来探讨教育媒介的“赋能”问题的观点,呼吁数字驱动的教育共同体的建立与巩固。

闫岩教授主要分享了一个对于少数民族安置社区的过程中卫生和健康观念如何播种的研究,通过多次的田野调查发现,传统的“知识—信念—行动”的健康传播模式并不适应当地的状况,“信在行先”的模式成为一种替代性的健康传播路径。

冯强副教授关注到相亲角可作为一个观察液态空间的可供性的可能窗口,基于对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和济南千佛山公园相亲大会的田野调查,指出相亲角作为一种流动空间,既具备空间的物理功能,又是建立和再生产关系的场所,而这种关系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的冲突反映了参与者的个体性。

师生互动环节在场学生围绕青年学者的主题发言的内容、自己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疑惑以及研究计划等积极与老师们互动,如数字融入问题、疗愈文化与空间相结合的问题、网络中的亲密关系问题等。

本次青年学者学术沙龙,为新浦京集团350Vp2024年人文社会科学高端学术论坛和青年学者学术沙龙立项资助项目,旨在鼓励支持青年学者跨学院、跨校区、跨学科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学生了解媒介社会学前沿、与优秀学者交流互动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接下来,350VIP浦京集团会继续推进更多优质的学术交流活动,不断为师生搭建更为广阔的学术提升平台。

 

 

                                       文:冷杭、姜东浩

                                       图:唐艺航